實踐中,有些村委會在拆遷工作中表現得非常積極,常常作出一些強制性行為,直接影響村民在拆遷過程中的財產利益,最典型的情況是,一旦補償談不攏,村委會就組織人員直接強拆房屋。那么,房屋被村委會強拆了該怎么辦?
村委會強拆的情形
村委會參與強拆存在兩種可能性:一是政府掌握強拆決定權,村委會只負責實施;二是村委會決策強拆并實際實施。
1、政府決定,村委會強拆怎么辦?
政府針對企業(yè)主作出強拆決定本身就是行政行為,那么村委會經其授意實施強拆的性質如何認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8〕1號)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對村民委員會依據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的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以村民委員會為被告。對村民委員會受行政機關委托作出的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以委托的行政機關為被告。
這是行政法律體系首次明確將村委會納入行政訴訟適格的被告范圍。從該條文及《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可知,確定的原則是看村委會有無職權。
我國立法對行政強制執(zhí)行權持相對保守態(tài)度,很多政府部門都不具備強拆這種對權利影響極大的強制執(zhí)行權,村委會作為群眾自治組織更無法取得法律法規(guī)的授權。因此,村委會經授意進行強拆,應當認定為行政行為,并以授意的政府部門為被告。
2、村委會決策實施強拆怎么辦?
村委會決策實施強拆,其前提是收回集體土地的使用權。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guī)定——
土地承包經營方案等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應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村民會議還可以授權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因此,村委會決策收回土地,必須召開村民會議討論通過。而實務中村委會受各方面的影響,往往不能依法形成決議,其收回土地的決策往往不符合法定程序面臨無效的風險。
此外,如前所述,村委會作為自治組織,沒有強制執(zhí)行權,即使其收回土地決議有效,但也無權作出強拆決議,更不能自行實施強拆。一旦村委會自主決策并實施強拆,就可能產生民事、行政、刑事三種形式的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
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guī)定,村委會強拆企業(yè)主房屋的,企業(yè)主作為被侵權人有權請求村委會承擔侵權責任,且及時村委會的強拆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其依法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行政責任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八條、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村委會作為單位主體,違反治安管理規(guī)定強拆企業(yè)主房屋,對村委會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可進行處罰。這里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一般指村委會支書、主任,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一般指參與決策的相關人員。
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guī)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且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可處以罰金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而《刑法》又未將村委會納入刑事追責主體范圍內,這也是我們維權過程中常遇到的公安推諉借口。事實上,村委會實施強拆也是可以進行追責的。根據《公安部關于村民委員會可否構成單位犯罪主體問題的批復》(公復字[2007]1號)的規(guī)定,對以村民委員會名義實施犯罪的,不應以單位犯罪論,可以依法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該規(guī)定與《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異曲同工,都為約束村委會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
律師提醒,遇到征收拆遷,一定要做好取證工作,及時通過法律的程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相關問題,及時咨詢律師。
1、遇到強拆侵害應立刻報警。2、在被強拆后應要求立案偵查,追究相關人的刑事責任。3、在面臨恐嚇、壓迫以及對人身、財務等造成威脅的,應書面形式向公安局提出保護。4、在允許的條件下向法院提出不作為等復議。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xié)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一、注意拆遷文件為了避免強拆,被拆遷人在拆遷方下發(fā)拆遷通知時,應第一時間密切注意涉及拆遷的一切文件,同時對文件進行拍照、復印等保留手段,將存有質疑的內容及時提交給專業(yè)的律師,讓法律判斷拆遷方的拆遷流程
有下列情形的無證房屋,在征收拆遷時應當給予補償。1、2008年以前建造、翻建、擴建的房屋,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權及完整的土地使用權證書?;蛘呦鄳穆毮苈殭嗖块T確定的房屋使用權,或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一次性買斷的集體建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