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常常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同樣地段的房子,同樣平米的房子,有的人拿到的補償多,有的人拿到的補償少。原因就在于有些人在征地拆遷過程中有較好的談判能力,所以爭取到了較高的補償。今天,律師與大家聊聊征地拆遷過程中拆遷談判技巧及要點,掌握這些才能獲取更高額補償。
我們知道,在拆遷過程中,被拆遷人與征收方由于信息不對等、地位不平等,被拆遷人往往會成為較為弱勢一方,又因為其不了解遷補償的相關規(guī)定,同時心理壓力過大,導致其無法在談判協商的過程中占據主動地位,爭取合理的補償。所以,律師建議被拆遷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1、提前搜集并整理證據
在征地拆遷開始之前,被拆遷人就要提前做好功課、搜集好相關證據材料。律師根據辦案經驗告訴大家要搜集的證據材料包括:土地證、產權證、營業(yè)執(zhí)照等,凡是您能拿的出來的材料都要準備好,并全部復印備份,一旦征收方需要您提交證件,不要將原件交出,可以提交復印件,并將原件妥善保管。 此外,被拆遷人還要對拆遷項目要做到了如指掌,在拆遷初期了解征收項目、涉及戶數、涉及土地畝數等問題;在拆遷項目進行時及時了解項目信息,如:一書四方案、征地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等等。
2、不卑不亢,平等談判
經歷過拆遷的人都知道,在談判開始時,拆遷方工作人員總是非常強勢。律師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其處于公權力一方,另一方面是因為其故意擺出如此姿態(tài)威懾被拆遷人。 所以,很多被拆遷人在一開始就陷入了征收方的圈套,心里畏懼,有的人甚至腦袋一片空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針對這一點,律師認為被拆遷人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一定要明白雙方是平等的,房子是自己的,自己有話語權,對于自己的合理訴求要勇敢的提出來。
3、不主動提補償價格
征地拆遷中的談判是一個過程,律師推薦一個談判技巧就是被征收不要一開始就透露自己的心理價位,原因在于要價偏高會被有些人扣上“漫天要價”的帽子,要價偏低的話,被拆遷人最后很難拿到滿意的補償。
被拆遷人面對征收方提出的談判,應在合適的時機答復,靈活掌握談判中讓步和堅持的原則,清楚哪一部分是絕不讓步的,哪一些是可以再商量的,并可以將拆遷方的違法之處作為籌碼促進談判,掌握談判的話語權。
4、不隨便簽字,不隨便搬家
征地拆遷中有兩件事是重中之重,一是是否拿到了合理的補償;二是房子是否還在自己手里。因為當事人一旦簽字或是搬家,就喪失了爭取合理補償的籌碼。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先補償后搬遷是原則,所以在沒有拿到補償前,當事人不用因為害怕而搬房。
如果面臨征收拆遷,律師建議被拆遷人、被拆遷人不要和拆遷方硬碰硬,正確的做法是,盡早請專業(yè)律師介入,在律師的指導下合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協議拆遷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任何單位或個人要進行非農業(yè)建設,必須使用國有土地。因此,要使用集體土地需要辦理征收手續(xù),而不能簡單的通過雙方協商就將集體土地用于建設用地;此外,《
一、拆遷補助對象的不同1、農村危房拆遷的補助對象(1)擁有當地農業(yè)戶籍并在當地居住,且是房屋產權所有人;屬于農村危房摸底調查統(tǒng)計在冊的危房戶;屬于農村分散供養(yǎng)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其他貧困戶
1、 收集情報,了解情況孫子兵法中有句話叫做“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真正了解自己的情況,還要了解拆遷的根源,因此,我們需要知道拆遷方的情況,是誰來拆你的房子?他們有許可嗎?你在和誰談
對于拆遷程序、補償方式等問題,國家法律、法規(guī)早有規(guī)定,根據規(guī)定被拆遷人其實都可以拿到不降低自身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的補償。1、對自己能獲得的補償有一個心理預期,有多少補償可以通過自己的初步估算得來。以房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