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中國云南接壤的緬甸東北部,有一個叫做“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qū)”的地方,生活在這里的居民竟有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漢人,他們講漢語、用漢字,和中國境內的漢人沒多大區(qū)別,因此這個地區(qū)也有“小中國”之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異域土地上生活著這樣一群人呢?
一、果敢地區(qū)歷史沿革
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qū),簡稱“果敢”。果敢地區(qū)自古以來都是屬于中國統(tǒng)轄的,在西漢時稱這里被稱為“哀牢國”,到了公元69年歸附東漢,東漢政府在其地設置永昌郡,到明代時仍分屬永昌府鎮(zhèn)康州和孟定府。但是到了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中國同當時緬甸的宗主國英國簽訂了《續(xù)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從此這片土地便被劃給了英屬緬甸。1962年2月,中、緬兩國劃定疆界,果敢被正式劃入了緬甸版圖。1983年,生活在果敢地區(qū)的漢人正式被緬甸政府定名為“果敢族”。
果敢的地理位置
果敢族是多次人口遷移的結果,下面主要介紹一下推動果敢族形成的幾次大的人口遷移。
二、不愿降清的南明將士
崇禎自縊蠟像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占北京并放清軍入關,崇禎帝朱由檢走投無路之下選擇在北京郊外的煤山自縊身亡,自此明朝滅亡。但是朱元璋的后代們并沒有輕易地退出歷史舞臺,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了南方,在南方紛紛建立了福王、唐王、魯王和桂王政權,這些政權被史學家們統(tǒng)稱為“南明政權”,其中以桂王永歷政權堅持最久。清順治三年(1646年),明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等人擁戴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稱帝,年號定為永歷。
永歷帝朱由榔的影視形象
永歷帝朱由榔在位期間,因為清軍的圍追堵截輾轉于廣東、廣西、貴州、云南各地,最后在順治十五年(1658年)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不得不攜數萬大軍逃入緬甸境內。順治十八年(1661年),已經投降清朝的吳三桂入緬甸向緬王索要朱由榔,緬王很快便交出了永歷帝朱由榔。朱由榔吳三桂被帶回了云南,不久后便被絞殺于昆明。不過朱由榔的部下除了少部分投降清朝之外,大部分都因不愿叛明而逃入科干山避難,自此一個漢人部落崛起于緬北高原。后來清朝在今緬甸臘戍附近設立了“木邦宣慰司”,果敢便屬于它統(tǒng)轄的土司之一。這些人作為明朝遺民,對清政府僅維持著表面的隸屬關系,果敢實際成了“化外之邦”。
由于籍貫、民族的差異,這群將士形成了不同的部落。各部落互不統(tǒng)屬,發(fā)展極不平衡,其中以“興達戶”部落發(fā)展最快?!芭d達戶”的楊高學祖籍南京應天府,明末遷到云南,后又隨永歷皇帝入緬。他的后人因能力出眾被推舉為首領,在他后人的努力下,各部落合并到一起,這也就形成了今天“果敢”民族的雛形。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鴉片倉庫
1885年第三次英緬戰(zhàn)爭后,緬甸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果敢土司也被英國政府委任為“世襲果敢訓政布司”。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簽訂了《中緬條約附款》,該條約將果敢劃入了英屬緬甸版圖。英國東印度公司將罌粟種子運到了這里,并強迫當地人民大規(guī)模種植罌粟,鴉片種植很快遍布中、緬、泰三國交界處,這便是金三角的由來。但毒品貿易在金三角真正形成高潮,卻與來到這里的中國國民黨軍隊有關。
三、潰逃至緬北的國民黨敗軍
在緬甸的國民黨軍隊
在三年解放戰(zhàn)爭中,國民黨軍隊大敗,李彌指揮的駐扎在云南的第八軍中的部分敗軍逃往了緬甸北部。第八軍七零九團團長李國輝帶領他兩千余人的殘部逃到緬北后,成立了“中華民國復興部隊總指揮部”,他在很短時間內將殘余的國民黨部隊擴大到九千人。
在沒有軍餉的情況下,為了讓這支軍隊生存下去,李國輝率領手下開始種植鴉片,后來的羅星漢、坤沙等大毒梟實際上都是在李國輝打下基礎下進行的鴉片貿易。李國輝在緬甸的事跡很快為蔣介石得知,1950年蔣介石派李彌到緬甸北部糾集逃亡舊部,以期為反攻大陸積累軍事力量。李彌到達緬甸之后,將這些殘部組成了“反共抗俄救國軍滇南邊區(qū)第一縱隊”,還開辦了“反共抗俄軍政大學”,“果敢王”彭家聲、毒梟羅星漢和坤沙都曾在這所軍校學習。
毒梟坤沙
彭家聲投靠緬甸政府,幫助政府大力分化瓦解土司隊伍,楊氏后人楊振聲在他的打擊之下率殘部南下泰國,果敢地區(qū)楊氏土司當權的時代自此結束。后來緬軍入駐果敢,對果敢的漢人實行大民族主義,歧視、看不起這群漢人。祖籍四川的彭家聲頗為不滿,于是扛起反對緬甸政府的大旗,組成了“果敢人民革命軍”。后來他還加入緬甸共產黨,決定與緬甸政府反抗到底。彭家聲的一生有三大功勞:開啟緬北和平、禁毒和促進果敢經濟發(fā)展,是當之無愧的“果敢王”。羅星漢和坤沙則是大毒梟。羅星漢生于果敢,他的祖上是跟隨在南明永歷帝身邊的一名副將。坤沙則出生在緬甸撣邦,他繼承了漢人父親的萊莫土司的職位,前幾年熱播的電影《湄公河行動》中的毒梟糯康在早年實際上僅是坤沙部隊里的后勤管理人員罷了。
電影《湄公河行動》里的大boss糯卡
在境外滯留的這批國民黨殘軍最終也沒有等到反攻大陸的機會,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便留在了緬北。不過緬甸政府一直想要將這批國民黨殘軍驅逐出境,緬甸政府不僅請印度前來出兵協(xié)助,還請來了雇傭軍參戰(zhàn),但戰(zhàn)爭卻常以國軍勝利而告終。后來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求助,在聯合國的干預下,臺灣方面將老弱病殘撤走,主力卻還是留了下來。
四、參加境外革命的知青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國正進行著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可是卻有一批知青非法跨越國境來到了金三角。這一時期,境外緬甸共產黨領導的武裝革命正如火如荼的發(fā)展著,不少中國知青懷著解放全人類的偉大理想,跨出國門奔赴金三角戰(zhàn)場,他們成為了緬共戰(zhàn)士,還組成了緬甸共產黨軍隊中一支特殊的隊伍——“知青旅”。國內知青在農村鍛煉時,這群境外知青在為了金三角地區(qū)的解放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經歷著他們未曾經歷過的血與火的戰(zhàn)爭。
知識青年在農村
關于到境外參加革命的知青人數,有人說5000人左右,有的說2000人左右,現在已經無法準確統(tǒng)計。但一位曾經在金三角征兵站工作多年的游擊隊干部回憶說,最多一天曾經創(chuàng)造日接待中國知青600人的記錄。戰(zhàn)爭過去之后,不少知青死在了緬甸土地上,也有部分回來中國的,也有因為各種原因留在金三角地區(qū)繼續(xù)流浪的。
文史君說:
邊緣地區(qū)的歷史,總是容易被忽視,緬北漢人的發(fā)展便是在主流歷史記載以外的一段過去。在中國邊緣地區(qū)生存的南明將士,其后代逐漸被劃分到緬甸這一國家,但是他們依然保留著講漢話、寫漢字的習慣,可見文化是一個民族最難以消磨的記憶。
3578
文章
0
視頻
0
語音
613
問答
根據國務院第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xié)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
對于房屋評估相關事宜,國務院第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已經做了明確規(guī)定:被征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征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對評估確定的被征收房屋價值有
根據法律規(guī)定,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按照以下這六個程序步驟進行征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wěn)定風
沒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一)永久基本農田; (二)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征收前款規(guī)定以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